English

老人渴望“精神赡养”

2000-01-20 来源:光明日报 徐燕燕 我有话说

在刚刚过去的1999年,关于老年人,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在被取缔的邪教法轮功组织中,其参与者不少是老年人,而据有关调查,在全国近万所老人大学就读的老人几乎无人参加法轮功组织。另一个是一首呼唤代际间真情的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赢得了老年人的强烈共鸣。

这里传达出一个信息,这便是今天的老年人在初步摆脱物质生活之忧以后,开始关注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老年人的“常回家看看”的呼唤中,人们能够感觉出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赡养”的呼声。

老人中也有了“新人类”

别以为追求时尚仅仅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如今也有人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模式。成都一位老年知识女性,子女出国,自己独住,她既感到孤独,又不愿意到福利机构与年纪更大者为伍,她说,那样会使自己信息减少,脑袋僵化,她选择通过媒体,征得与一个三口之家同住,她觉得这样,既可以把她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再次付诸实践,又可以感受与社会同步的生活节奏。

还有一位原在大企业工作的高级会计师,退休后受聘一家私人企业,工作起来经常是有家不回,其实她所获报酬并不多。子女们说她,没退休前是以家为主,退休后倒变成以工作为主。她自己说,找到了过去所没有的事业的“黄金时期”的感觉。

生活方式,如今常常被人们提起。但是,当说到“老有所养”时,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养”,而并没有更多地注意到老年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们已经习惯了老人们早上做一点早锻炼,然后是买菜,干家务,文化娱乐活动也就是老人在一起聊聊天,下下棋,跳跳舞,对于除此以外的娱乐方式,恐怕别人和老人自己都会认为,那是他们中的另类,而不是主体。

老人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

在我国,人们习惯将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在人的一生中,老年占了相当长的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延长,这一过程将会更长,如何使老年人过得充实、幸福,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

从工作岗位退离休了,老人进入了一个相对清闲的时期。过去一天的时间,工作和上下班的路途占去了主要时间,现在则需要重新分配一天的时间,据有关调查,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老人较过去,用于干家务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娱乐时间也增加了一倍,而用于学习的时间,虽然各个层次不太一样,但日平均不超过一小时。尤其是对城市老人,由于社会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家务的重负正在减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他们的退休生活。但怎样才是社会提倡的充实的晚年生活呢?专家们认为,应该大力提倡文化学习的风气。

如今的社会,孩子们面临“书包越来越沉”的学习压力,年轻人要考托福,考职称,就是中年人也在社会转型的生存竞争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进行着知识结构更新的努力,似乎只有老年人才可以不用学习,社会和他们自己都似乎认为,文化的提高对他们已经不很重要了。

一位老年问题专家从“继续社会化”这一角度,谈到了老年人文化学习的必要性。他提出人的一生需要学习三万天的理论,即第一个一万天是在一岁到27岁之间完成的,第二个一万天学习是在27岁到54岁之间完成的,最后一个一万天学习是在54岁到84岁间完成。他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学习是一个整体过程,不应因退离休而割裂,对老年人来说,退离休并不影响他们希望融入社会的愿望,而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是老年人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丰富精神生活的要求。通过测试还表明,学习的老人,有助于防止大脑的早衰。

我们为老年人想到了什么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跨进新世纪的是一个“老年型国家”。根据国际通行的说法,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这就是“老年型国家”,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这一行列,所不同的是,他们走过这一过程,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不到30年时间,这在人类史上是少见的。

进入90年代以后,“银色浪潮”的提法开始出现。我国现在已有老年人口1.2亿,到了2025年,这一人数将接近3亿,那时,社会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面对“银色浪潮”的到来,我们的社会是否作好了准备。老年事业这些年来发展很快,我国的老人也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但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仍需社会创造各方面的条件。“法轮功事件”给社会提了一个醒,老年人是个脆弱的社会群体,如果社会对他们的“精神赡养”跟不上,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今天是“法轮功”的欺骗,明天也许就是别的什么影响。

另一种类型的“精神饥渴”来自于文化涵养较深的专业人员,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世纪之交,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老知识分子从岗位退了下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还处于干事业的“正当年”,前几年,社会上对老年专业人才的“发挥余热”给予了肯定,而现在这一群体不断扩大,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就我国的整体而言,专业技术人员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党中央目前已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我们如何使这部分“智力西移”,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精神赡养”的内容。

另外,老年人也面临着知识老化,需要更新的问题。国外大学中,十几岁的年轻人与七、八十岁老人同在一个课堂学习的情况并不少见,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他都可以随时进入大学学习深造。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大学,国外学者认为,老年人与年轻人一起学习,不但有助于老年人接受新思想,而且有助于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沟通,而且证明,老年人可以学得好,而我国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条件,虽然我国现在已有“老年大学”上万所,但这些学校针对专业人员的却几乎没有,老年专业人员如何“继续社会化”,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需要纠正的认识误区

对待“老有所乐”,我们常常认为,老人有的是闲暇时间,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可以找到快乐。其实,有了闲暇并不一定就有快乐,快乐也需要人们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随着老年产业的兴起,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改善,希望不久的将来,老人们能从单一的跳秧歌舞娱乐健身活动过渡到更多样化的娱乐健身方式。

另一个认识误区是,老年人由于衰老,学习的能力就会减弱。其实,专家们认为,老年人由于感觉器官的衰退,使他们愈来愈和周围世界隔绝,造成信息闭塞,但智力并不随感觉器官一起衰退。其次是与年轻人相比,除了图像自由记忆和定向记忆较差以外,逻辑意义记忆和顺背数字的能力相差并不大,这表明,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应该鼓励老人成为“学习的老人”,老人自己也要有这种努力的动力和自信。

当前特别应纠正重“物质赡养”、轻“精神赡养”的倾向,不要认为我国还刚刚摆脱物质贫困,“精神赡养”还是以后的事儿,现实已经表明,不重视“精神赡养”,就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